浅谈如何激发幼儿参与撕纸活动的兴趣

2018/4/18 9:09:39

【摘要】

美术活动的开展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撕纸活动则是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极佳方法,也是呈现美术活动的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开展创造性的撕纸活动,让幼儿将自己脑海中无穷的想象跃然纸上,呈现于眼前,不仅能发挥出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为他们自己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tp://www.xzbu.com/9/view-5911492.htm

【关键词】

撕纸、激发、活动、能力

【正文】

撕纸是民间的一种工艺活动,它又是一种类似剪纸但和剪纸不同的镂空艺术。因为它即不需要画草稿也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单以手指作为生成工具,辅以思维感官的配合,利用双手手指的运动来撕出各种惟妙惟肖,生动可爱的人物、动物、风景等形象作品。撕纸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它造型简洁多变、富有情趣是启迪幼儿智慧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探索撕纸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幼儿的注意力及提高持之以恒的耐心,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幼儿在撕纸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脑袋里天马行空的创意想法用撕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动手能力也就在做做玩玩中顺道培养起来了。

俗话说:“心灵手巧”,就是要想心灵敏就要手灵巧,心与手是相联系着的。开展美术活动就是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好方法,其中,幼儿撕纸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载体。

一、激发幼儿撕纸的兴趣,创设优良情景为开始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乃是激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言下之意就是转变原有的陈旧的情境教学法,将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引领幼儿对纸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虽说纸艺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门特殊的艺术,但对现代的孩子来说在平日的接触里触碰的甚少,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首要的就是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撕纸环境,使幼儿能在耳闻目染中爱上这门古老的艺术。

1、创设形象情境,由直观演示开启

幼儿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直观演示法不仅可以寓教于乐,而且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我将教学内容情境或收集与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创设情境制作成幻灯片或是视频等形式播放出来,让幼儿入情入境,借境悟理,进行自主学习。如:在撕纸《蝶恋花》活动中,我与幼儿共同收集了五颜六色、形象各异的蝴蝶标本、图片,并布置了《蝴蝶丛中飞》的环境,幼儿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及好奇心的驱使下,不仅通过自己的观察掌握了蝴蝶的外形特征还对其发生了兴趣,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翩翩起舞的蝴蝶中来。由于每个幼儿对蝴蝶在活动前期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在撕纸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孩子们一下就像摸到了门道似的,轻松的撕出了栩栩如生的蝴蝶模样来。

2、创设想象情境,由故事启迪开启

幼儿对于故事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教师可以借助故事的魅力为出发点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如:在撕纸《小蝌蚪找妈妈》活动中,我运用与之相关的故事来导入:“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通过故事启迪,创设想象情境,引导孩子们在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之后开启自己的想象之窗,通过各自的创造思维,不仅能够徒手撕出小蝌蚪的外形,还能用镂空撕的方式,撕出圆形、椭圆形、心形等形状来装饰自己的蝌蚪。为了配合故事情境,孩子们还自主的撕出了波纹,水草等事物来丰富整个画面。

3、创设问题情境,由设疑启智开启

“疑问,即使思考的开始之点,也是学习的开始之点。”正是由于疑问的产生,才诱发了思维的启动,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将幼儿置于问题情境中,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发现,去探讨、去创造。这样不仅给幼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还能积极的促进幼儿自行的思索,自行的尝试去解决问题,使幼儿主动的去获取新知,而不是教师一味的灌输。如:撕纸《落叶飘飞》活动中,我提出了“地上的落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落叶的家在哪儿?”“落叶都有哪些颜色?”“落叶是什么样子的?”等问题。幼儿在问题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就会带着问题去想象、去思索,顺其道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了。不仅能够用对折撕的方法轻松的撕出叶子的形状,还奇思妙想的利用正反折的方法为撕好的树叶折出了叶子的纹理,粘贴在树干上,惟妙惟肖。

二、激发幼儿撕纸的兴趣,引导幼儿学会观察为基础

纸艺是一种民间艺术,它的题材都来源与生活,来源与大自然。这就需要幼儿在平日的生活中充当一名有心人,不仅要学会观察,而且还要善于观察。以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做基础,才能在撕纸活动中创作出精彩绝伦的作品。在我第一次开展撕纸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求每个幼儿来撕出自己好朋友的头像,这看似简单的活动,却引发了诸多问题。很多幼儿撕出来的五官与发型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这是由孩子们在平日的生活里缺乏观察造成的。为此,我特地邀请几位小朋友站在教室中间,请其他幼儿从旁观察并说说各自的特征,然后再次进行创作。再次的创作,孩子们的作品有了明显的进步,尽管撕出来的弧线并不流畅,但是他们已经能够把握人物的面部特征与发型特征,且由此下手创作,撕出来的人物脸部形象鲜明了许多。从本次的活动中,孩子们感知到要创作出精彩的撕纸作品就需要他们用心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激发幼儿撕纸的兴趣,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步骤为关键

开展撕纸教学活动中,我先教幼儿最为简单的撕直条,即练习到了最基本的撕纸手法,也练习到了最基本的撕纸方法。等孩子们撕纸的手法熟练了,撕的直条越来越长且宽度越来越均匀了,我就引领他们开始学习新的撕纸方法——对折撕、螺旋撕、镂空撕等。通过多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练习后,孩子们摸索到了一定的撕纸技巧,我便尝试出示一些简单的制作图谱,让幼儿自己观察图谱,自己自主练习撕。这样有目的的引导练习,不仅激发了幼儿撕纸的兴趣,也让他们摸索出了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撕纸本领来。能力稍强的小朋友能在区域游戏时段的美工区里将撕纸与纸杯、纸盘等辅助材料相结合在一起,撕贴装饰成各种小动物、舞会面具的形象等等,时时给我们呈现惊喜。

四、激发幼儿撕纸的兴趣,渗透多种教育于教学中为点睛

撕纸活动的开展不能孤立的单一的只用一种教育方法,而因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于其中,这样不仅能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幼儿撕纸的兴趣。在每次开展活动前,我都会提醒他们先想想自己要用什么方法来撕?怎么撕?还能用哪些辅助的手法来添加些什么进而丰富自己的作品。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还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有目的的做任何事情。当然,在他们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点点败笔,撕出的形象与他所想象中的有些许差距,这样也无需担忧,我会提示他来想象此刻撕出的形状更像什么或是更接近于什么,根据现有的形状重新勾画蓝图,完成另一幅创作。这样做既能避免幼儿的失败感,还有助于激发他们参加活动的兴趣。当他们完成创作后,我会邀请小朋友们来做小老师与小观众,欣赏并点评他们同伴的作品,从而互相借鉴学习,共同提高各自的审美能力。

五、激发幼儿撕纸的兴趣,融于趣味性于教学为必需

新奇、有趣的活动永远能激起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就撕纸活动本身而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因此我常在撕纸教学活动中增添一些小插曲,提高孩子们的活动积极性。

1、根据主题内容,设计幼儿平日里熟悉并感兴趣的活动。把生活中孩子们所处可见的事物与相应的图形结合起来,方便幼儿的理解,还能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乐趣。比如:设计练习将撕直条与螺旋撕相结合的手法开展的撕纸活动《快乐的小鱼》,可要求幼儿用不同的手法撕鱼儿的鳞片和眼睛,比一比谁撕的小鱼最生动,最活泼。

2、撕纸与适度添画相结合,增添作品灵动感。由于幼儿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幼儿的撕纸作品有时不能表现出物体的全貌,此时,就可以用笔添画出部分小细节,丰富画面。例如,用螺旋撕的方法撕出蜗牛的身体,而蜗牛的头与尾巴这些细小的部分,幼儿很难撕出,就可以引导幼儿用笔添画出来,使作品更加完整更加美观。

3、撕纸作品还可以投放到区域活动中或是装饰班级环境。撕出的小动物可以投放建构区,请小朋友们根据小动物各自的特性为他们搭建小动物的家。撕出的花朵可以装饰主题墙。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应用到教室各处,不仅能增添游戏的乐趣还能美化班级环境,


栏目导航

首页标题    园本课程    纸艺课程    浅谈如何激发幼儿参与撕纸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