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区域游戏中的深度支持

【摘要】

区域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样态,在区域游戏中如何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发生,教师该如何提供鹰架支持?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捕捉兴趣,深入思考幼儿兴趣点背后蕴藏的知识经验,寻找幼儿可能的学习路径;教师站在“幕后推手”的角度,引导幼儿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激发幼儿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激发幼儿在主动学习中引发深度学习,推动幼儿探究过程向深度和广度共同发展,实现经验的自主建构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 区域游戏  深度学习 持续探究

【正文】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推进,幼儿园活动进一步优先考虑和关注儿童的需要,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让学习回归本真。区域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样态,活动中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由选择,自主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在获得游戏快乐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可以说区域游戏是一种教师追随幼儿的活动,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活动过程,了解活动结果,来调整活动方案,使区角活动的内容和材料更好地定位在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上,进而更有实效地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和经验提升。在区域游戏中如何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发生,教师该如何提供鹰架支持。下面就以区域游戏中的案例为例,阐述具体的举措。

一、基于观察捕捉兴趣,寻找可能的学习路径

区域游戏虽以幼儿的自主游戏、自主学习为主,也不能简单地放任或追随幼儿地一切行为。兴趣幼儿深度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布鲁姆曾说:“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教师只有真正“走近”幼儿,通过持续有效的观察才能敏锐地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分析幼儿感兴趣地事务中所包含地学习动机,深入思考幼儿兴趣点背后蕴藏的知识经验,寻找幼儿可能的学习路径,把握好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努力的程度,才能帮助幼儿建立已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幼儿在活动中更有效地学习,从而撬动幼儿深度学习地杠杆。

例如,中班幼儿在科学区开展的“沙漏”活动,源于童童带来的沙漏计时器,孩子们被瓶子里流动的沙子吸引,自由活动、游戏时围着一起把玩,天天、乐乐提出了自己来做沙漏的想法。教师捕捉到让幼儿感兴趣的契机,判断幼儿在制作沙漏的过程中,能通过假设、实验、观察、比较和分析,发现沙漏的不同材料、洞口大小与流动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寻找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能坚持不懈地多种解决方案等等。教师在此基础上,在科学探索区增加了“玩沙漏”的游戏,与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各种不同的瓶子和材料,鼓励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对沙漏的探索。孩子们尝试着用不同的谷物、沙子做各种沙漏,里面装着孩子们自认为漏得快的“沙”,有“绿豆”沙漏、“玉米珍”沙漏、“小米”沙漏……他们相互比一比谁的沙漏快,老师提供记录榜、笑脸贴纸让孩子们及时记录比赛结果,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推动活动的进程。蕴蕴在游戏中还发明了沙漏之王——水沙漏,他不断尝试身边的各种新材料,把生活里流动的水迁移到沙漏中,将水代替谷物,突破了沙漏中固体材料的运用,在多次尝试中他发现瓶子用力晃动形成的水旋涡,会让“水沙漏”漏得很顺畅,流得很快。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发现了空气与水互动的秘密,水旋涡的快速流动验证了猜测。

活动中教师发现孩子们对沙漏的兴趣,从幼儿的经验出发,及时思考活动的价值,寻找幼儿可能的学习路径,与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增设沙漏探索区,为幼儿创设“深度学习”的环境,孩子们积极地投入探究活动,制作出一个个与众不同的沙漏,发明了“水沙漏”,推动孩子进行有意义的自主学习,孩子们获得多样的真实经历。

二、引领幼儿实践操作,解决问题中主动学习

孩子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从意识到有问题开始的。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是否发生深度学习,关键在于有没有给予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孩子有疑问并产生了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才进入了真正的准备状态。问题的解决对深度学习至关重要,教师要支持幼儿带着问题和好奇,引领幼儿在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中实践操作、主动学习。具体的实践操作不仅能引发幼儿对新问题的思考,而且能帮助幼儿在思考中将新问题与已有经验建立联系,从而形成改造旧经验、获取新经验的智力建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过程中,能激发幼儿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实现经验的自主建构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大班的汽车拆装区,教师投放了螺丝刀、汽车及图纸,鼓励幼儿进行汽车的拆装。铭铭带来了一辆赛车,他拆了一袋零件后,要把它装上去,一开始还很顺利,装了几个零件后发现,小车拼不回原来的样子,铭铭着急得哭了出来……在游戏分享的时候,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解决办法。小谈说:“可以把零件拆了放在一个框里,拆一个放一个。”蘑菇说:“要记住自己拆了多少个零件。”

萌萌说:“我们可以把拆下来的零件画下来,这样对着就不会少了!”……

于是每辆汽车便有了自己的“零件图纸”,孩子们将拆下的零件画在纸上,按照图纸自己独立完成组装。当有些汽车构造复杂,孩子无法独立完成时,他们会和好朋友合作,一人负责拆分零件,一人负责画图纸、统计零件。

在拆装汽车的分享中,孩子们发现不同的汽车发动机是不一样的,有的是齿轮做的,有的是马达……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研究汽车动起来的原理,设置汽车分类区;并将区域延伸到走廊,按照汽车类型比一比谁的小车开得最远,他们找来了桌子,地垫来试车,调整角度,试着让自己的小车开得更远,孩子们记录不同的实验结果,比较小车开出的距离。为了赢得比赛,他们积极动脑动手让汽车开得更远,不断地尝试、挑战,享受着汽车游戏带来的快乐。

这是孩子们有趣的汽车故事,他们拆装汽车、画图纸、比谁的汽车开得远,孩子们在提出假设、动手操作、验证的探究过程中,体验了挫折和失败,成功和喜悦感受之后,就更容易在建立联系中通过同化和顺应逐步建构自己的认知,获得更为深刻的经验。一旦幼儿的自主学习被激发,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站在“幕后推手”的角度,推动幼儿探究过程向深度和广度共同发展,促进幼儿在同一内容的不同水平以及同一水平的不同内容这两方面实现螺旋式成长,孩子们在游戏中发展和成长着。

三、带着问题持续探究,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北师大冯晓霞教授在关于幼儿深度学习的论述中指出: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追随和放任儿童的兴趣,而是要分析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所包含的学习机会,把握好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努力的程度,甚至引进“具有激励性而不是使其丧失信心”的“困难”或“问题”,使儿童的活动复杂化。区域游戏中,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幼儿的反应,鼓励幼儿带着问题持续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每个幼儿的视角和理解不同,因此他们的发现和认知也不尽相同,这个过程不是为了去寻求固定的答案而是创新的过程,能让幼儿的思维更加深入,在解决问题、发现答案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在主动学习中引发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中真正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

例如,小班孩子玩比面条的游戏玩得不亦乐,拿在手里比一比,放在地上比一比,还请了其他区域的小朋友当裁判。孩子们撕的面条也越来越多,堆满了整个桌子。小时和悦悦想找出上次撕的面条来比一比,可是半天找不到纸条,只好重新制作。做好了又出现新的问题。

小时说:“我做好了,可是这么多面条,我该跟哪条比呢?”

悦悦说:“你看,这么多面条,我都不知道到底谁的面条最长了!”

悦悦来到老师身旁:“老师,我的面条到底有多长了,我想跟别人比面条,可是这么多面条,怎么比啊?”

老师说:“我们能否想办法将它们挂起来呢?”

小时说:“那我们就挂起来吧,像家里的帘子一样!”

老师说:“挂在哪里好呢?”

悦悦说:“我们家的帘子是挂在窗户上的。你看,我们这里也有窗子,我们就挂在窗子上!“

小时说:“可是,这里的窗户太高了,我们够不着!”

悦悦说:“我们能不能把面条贴在窗帘上,我看见老师平时拉窗帘,拉下来我们就够的着了!”

悦悦又说:“可是这么多面条贴在上面,怎么知道哪根是我的?”

小时说:“贴上我的照片就知道这个是我的了,这样我们还可以比面条谁最长,就不用拿在手里了!”

在老师的帮助下,卷帘边贴上了所有孩子的照片,孩子们将自己的面条一条一条粘在一起,想办法让自己的面条变得更长,并且利用卷帘拉上拉下进行制作和比赛,孩子们在比一比、赛一赛中们享受了创作的乐趣,撕长条也越来越熟练。

孩子们将撕面条积累的经验迁移到不同的制作中,春天到了,在面条上贴上绿色的叶子,做成了柳树帘子;将长长的面条变成海底的水草,水草上黏贴上小朋友制作的小鱼,俨然一副海底的世界的画面;将面条黏贴在一起,变成了一条漂亮的草裙,随着音乐跳起欢快的舞蹈……

在“比一比谁的面条长”的活动中,满桌子的面条让孩子们的比赛有了障碍。哪根面条是我的?如何来比?当幼儿遇到困难求助时,教师提出将面条挂起来,这个提议让孩子联想到了运用教室的窗帘将面条挂起来,将撕纸条比一比的游戏由平面转向了立体,孩子们不断地想办法让自己的面条变得更长,利用卷帘拉上拉下进行比赛。在如何让我的面条变得更长的持续探究中,孩子们还将探究中获取的新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再使用,在同化的过程中实现更高水平的提升,走向了更深入地探究。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能够唤醒幼儿高阶思维发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捕捉兴趣,深入思考幼儿兴趣点背后蕴藏的知识经验,寻找幼儿可能的学习路径;教师可以做“幕后推手”,引导幼儿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激发幼儿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激发幼儿在主动学习中引发深度学习,推动幼儿探究过程向深度和广度共同发展,实现经验的自主建构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李季湄、冯晓霞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年3月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黄瑾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

3、傅毅《追随,推进幼儿的深度学习》上海托幼 2018年6月

4、黄诗骏  《STEM项目学习中基于儿童视角的支持——以种子为什么不发芽为例》  上海托幼  2019年7-8月

栏目导航

首页标题    园本课程    课程游戏化    例谈区域游戏中的深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