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脾气为什么会犟?

    经常有家长在网上吐槽家里的孩子一旦“犟”起来,父母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有时候真的急得想打孩子了,但是有没有效不知道,自己反而心里要疼好久。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观察,通过观察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犯“犟”?常见的原因有四点:

1.受到家长强烈“控制欲“的影响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做的所有事情,孩子都会反馈给你。这句话虽然略显极端,但是不可否认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巨大影响。通常来说,“拧”孩子都有“拧”父母,所以当家里有个“犟“孩子的时候,父母不妨先自查一番。

2.家长溺爱孩子,有求必应

    孩子被宠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骄横,由于父母一切让步,也满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其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听他的,谁也管不了他。不仅会让孩子不懂得纪律,更不会懂得让步、懂得宽容,表现出来就是无比的“犟“。作为父母,宠溺孩子的心理当然可以理解,不过人也得理性的一点去管教孩子。

3.管教方式不当

    许多家长在“鞭子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引导下,教育孩子时,动不动就非打即骂,以期孩子长大成才。但是现实中,孩子往往是越打越不听话,越打越犟。因为在长期的训斥中长大的孩子,对训斥自然会产生天然的“免疫力“,因为在他眼里,无论什么事情训斥一顿以后总会过去,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父母的话孩子一点也不会听在耳朵里。久遭训斥的孩子,除了会变“犟“,还容易养成说谎和具有攻击性等极端性格。

4.家长失信于孩子

    这恐怕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一点了。在成人的世界中开玩笑就像喝水吃饭一样自然,但是在孩子眼里,他并不能分辨真假,父母的每一个承诺无论真假都会让他感到无比的期待。孩子对承诺有强烈的正义感,如果别人失信,他们会无比愤怒,而且他们的要求更为严格,不能容忍我们的各种“变通”。如果做不到对孩子言出必践,就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教育“犟“孩子呢?

1.遇到情况要冷静处理

    当孩子犯“犟”的时候,父母不能比孩子生气还快。不妨想一想自己如果站在他的角度,会不会也这样做。如果会,就应该适当的接受,再和孩子交流。如果不会,孩子的确是无理取闹,我们则要和心平气和的和他讲道理,或者利用适当的“诱惑”让孩子就范。同样一件事,用命令语言,他会顶撞,而用商量的语言,他会乐意去接受。

2.了解孩子不愿配合的原因

    孩子不同的执拗行为可以有不同的原因和目的,懂得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对症下药,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和冲突,最有效地教育孩子。很多家长惯于用批评、惩罚、说教来使孩子接受错误,其实还有更有效的帮助孩子克服嘴硬行为的方法。

3.父母要体会孩子的需求

    多注意孩子的需求,也就是说,对于这种意志力坚强的孩子,对他提出的每个要求都要仔细分析一下,这样就能避免许多孩子因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与父母发生的冲突。因此,父母要定期与孩子花时间呆在一起,保持理解的态度,经常做一些表示对他们的感情的动作,例如点点头,拍拍肩膀,摸摸他们的头,俯下身问他刚才说了什么等。

4.父母要和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

    对于那些向父母示威的孩子,要和孩子共同商量解决方法,给孩子多一些选择,父母要适时地做出一些让步,慢慢培养孩子理解道理的能力。

家长最好在冲突发生时及时撤离战场,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避免对他的行为做出强烈的反应,以致卷入与孩子的抗衡,失去主导的控制,这样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和余地让孩子反省,同时,孩子在试探自己的势力范围的时候突然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战场空空如也,远不如合作好玩得多。

栏目导航

时间:2022-05-05 12:59:43    来源:无锡市东方娃实验幼儿园
首页标题    孩子的脾气为什么会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