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腹泻病得防治知识
关于儿童腹泻病得防治知识
腹泻病就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就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得一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且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重者可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与全身中毒症状。迁延性与慢性腹泻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等并发症。
一、治疗
(一)预防脱水。给患儿口服足够得液体以预防脱水,如ORS溶液、米汤加盐溶液、糖盐水等。
(二)纠正脱水。对轻-中度脱水,可用ORS纠正,最初四小时内ORS液得用量为:体重×75mL。对重度脱水得患儿,应尽快到医院输液;有尿后注意补钾。
(三)继续饮食。但需根据个体年龄、病情与平时得饮食习惯进行调整。母乳喂养得婴儿继续哺乳;人工喂养儿,6个月以下者,可用等量米汤或稀释得牛奶或其它代乳品;6个月以上者,可给清淡、容易消化得食物,少量多餐。病毒性肠炎多有双糖酶(主要就是乳糖酶)缺乏,对疑似病例改为去乳糖配方奶粉或豆奶粉等。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得饮食,并每日加餐一次,共2周。营养不良患儿应加餐至完全恢复。
(四)合理用药。
1、抗感染:一般水样便不用抗菌药物,对重症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得衰弱患儿可酌情选用抗菌药物。粘液便、脓血便可根据临床特点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进行调整。对抗菌药物诱发得肠炎,应先停用抗菌药物。阿米巴痢疾及蓝氏贾弟鞭毛虫肠炎可采用灭滴灵治疗。
2、微生态疗法: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得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与侵袭,控制腹泻,如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3、肠粘膜保护剂,如双八面体蒙脱石等。
二、预防
注意饮食、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得卫生习惯。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注意气候变化,避免过热或受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