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明原因幼儿肝炎
近期,欧美多国陆续出现不明原因幼儿肝炎病例,部分患儿需要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治疗。患者样本和监测系统的信息显示,77%的检测病例呈现腺病毒阳性。但是此次欧美地区出现的幼儿不明原因肝炎病例,是否由腺病毒引起,仍有待后续的科学研究验证。
人腺病毒
• 人腺病毒最早发现于1953年,是从手术切除的儿童腺样体及扁桃体内分离培养出来的。1954年在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喉洗液中分离到同样的病毒,命名为人腺病毒。
流行特征
人腺病毒是腺病毒科腺病毒属的一种,属于无包膜的双链线性DNA病毒,可分为7个亚属(A-G),目前已发现至少90个基因型别。
• 我国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腺病毒型别是B亚属7型和3型,55型在我国呈逐渐广泛流行趋势。
• 不同型别对人体组织嗜性不同,可导致多种人类组织器官疾病,呼吸道、胃肠道、肝脏等均可被感染。
感染潜伏期:
• 一般为2-21天,平均为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
• 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 人腺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如被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溅出飞沫感染他人;
• 同时也可能通过接触传播,如用手接触被人腺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未经洗手而触摸口、鼻或眼睛等;
• 另外也可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比如接触到人腺病毒感染者的粪便。
易感人群:
•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人腺病毒,约50%感染者无症状,一般人群呈自限性过程。
• 患慢性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损者,如器官移植、艾滋病病毒感染、原发性免疫缺陷等更易发生重症病例。
治疗和预防
目前还没有针对腺病毒感染者的特异性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措施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针对儿童腺病毒肺炎,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多学科专家制定《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
预防腺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包括:
• 勤洗手;
• 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口、鼻;
•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 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
• 合理饮食,保证室外活动和充足睡眠,提高自身抵抗力。
疾病监测
腺病毒是一种可导致人类感染和发病的常见病原,大多数成年人感染人腺病毒的症状较轻。但当儿童感染了人腺病毒,则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人腺病毒肺炎,其中部分患儿症状重,并发症多,重症病例容易遗留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