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听力 爱护耳朵
听力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我们的听力不好的话,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而鉴別听力是否有问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如果出现听不清或者是听不见,就基本可以断定是我们的听力出现问题。有时孩子看电视时把电视声音调得越来越大,或者是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我们就有必要考虑是不是孩子的听力出现了问题。如果家长在生活中也碰到类似的生活情况,比如,听別人说话越来越听不清,看电视或者是听广播的时候也越来越听不清,需要把声音开得很大才能听清的话,那很有可能就出现了听力问题,有必要去医院检查一些我们的耳朵。
家长在孩子还处在幼儿的时期就可以发现孩子是不是有听力问题,如果有的话最好及时去医院进行科学正规的检查。有些孩子在幼儿时会出现反应迟钝、学话较晚、学话的时候口齿不清等,这些都能反映出孩子的听力可能出现了问题,最好去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
听力对我们的重要性不亚于视力,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耳朵,让自己的耳朵能更好地为我们所用。可是哪些生活习惯能保护孩子的听力?保护孩子的耳朵需要哪些注意事项?那么,下面来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科学看待耳垢
孩子的外耳道皮肤不同于成人,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如果随意动用工具掏挖,如牙签、火柴杆、耳勺甚至发卡,容易引起损伤、感染,诱发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耳垢可随咀嚼、张口或打哈欠等动作,以及借助下颌等关节的运动而自行脱落、排出。当然,如果分泌过多,并形成了黄褐色的油状物,或在耳朵里堵塞变硬,使孩子感到不舒服或者听力下降时,就需要处理了。但应该向医生求助,不可自己盲目行事,以免伤害到宝宝。
提防环境噪音
噪音对耳的伤害也不可小视,尤其是高分贝噪音,容易造成孩子内耳细胞受损,加上孩子面对噪音时不能像成人那样主动回避,受害更大,故家长应当帮助孩子及时地认识高分贝噪音,并教给正确的躲避方式,如张嘴,将耳转向安静的方位,或用手指暂时掩住外耳道口等。另外,使用耳机也会给听力带来影响,一来耳机所发出的声频紧挨耳部,故一般都有较高的分贝;二来过度使用耳机会给耳部带来强烈的内外双侧压力,不利于孩子的耳发育。
异物进入耳道怎么办
孩子的耳道本来就非常狭窄,如果不小心进去东西,后果十分危险。父母对此要保持高度的警觉,一旦遇险,要懂得一些急救措施。如果是食物,如豌豆、花生、玉米粒等,一旦塞进耳朵容易刺破耳膜,或者引起永久性的损伤。此时,应让孩子将脑袋倾斜,促使异物依靠重力掉出来。如果不行,就要马上带孩子上医院。蜡笔是最容易塞进耳朵的文具,可引起暂时性的听力减退,或者导致轻度感染。出现这种情况时,父母不要急着自己动手,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如果昆虫飞进或者爬进了孩子的耳朵,有三个办法:一个是大人用手将孩子的耳轮向后上方提起,将耳道拉直,头歪向进虫的一侧,使耳内的异物滑出;二是用手电筒往耳朵里照射,昆虫多会朝着灯光飞来;三是往孩子的耳朵里滴几滴婴儿润肤油,让昆虫随着油流出来。
防水进入耳道
洗头或沐浴时,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避免诱发耳道感染。如果有污水进入耳道,要用消毒棉签将水吸干,必要时可用少许酒精消毒。
正确的操鼻方法
有鼻炎、咽喉炎的人,不要用力捍鼻涕,以防止鼻咽部分泌物经咽喉鼓管进入中耳。正确的掷鼻方法是:按住一侧鼻孔掉出另一侧鼻涕,然后再交换携另一侧。
谨慎用药
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这些内容的,掌握好具体的方法,保护好孩子的耳朵,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