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眼健康远离近视眼——第10个近视防控宣传月

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前移防控关口,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有效减少幼儿和小学生近视发生。

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重视孩子早期的视力保护与健康,多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及时预防近视发生。

【孩子有这些表现要警惕近视】

1.喜欢眯起眼来看东西

2.总喜欢揉眼睛;

3.频繁眨眼睛;

4.喜欢凑近了看。

若孩子出现上述表现,可能是近视了,建议尽早带孩子去检查视力并矫正。同时,也应该掌握一些“护眼”的小贴士,以便更好地呵护孩子的眼睛。

【如何保护孩子视力? 】

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首先要坚持户外运动坚持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0-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小学生每天累计视屏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

要保持与屏幕适宜的观看距离。电子屏幕的适合观看的距离就不同。应根据大小不同,房间大小、观看距离来选择屏幕尺寸。

缓解眼睛疲劳,可使用“202020法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应该远跳20英尺(约6米),不少于20秒。

读写的姿势要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前胸离桌缘一拳。

【孩子已经近视了怎么办?】

首先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如果孩子出现"假性近视”,可以让孩子眼睛彻底放松,使眼睛慢慢恢复,如减少近距离用眼等。

真性近视:一方面要根据医生和验光师的建议,为孩子及时佩戴眼镜矫正近视。同时要注意加强日间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和电子产品使用,以减少近视发展。同时要每3-6个月到医院复查视力。

【关于近视的误区】

误区一:戴眼镜会使眼睛变形

眼睛变形是近视后眼轴变长的结果,而不是眼镜惹的祸。

误区二:真假近视不分

所谓“假性近视”,是由于眼睛过度疲劳而引起的视力下降,可能是短暂性的,散瞳验光以后,表现出的屈光状态是轻度的远视,或者没有近视,是一个完全正常的屈光状态。这种情况是不需要配镜的,很多家长嫌麻烦在眼镜店不经过散瞳验光就给孩子配眼镜,最终让假性近视变真性近视。

误区三:戴眼镜会加重近视度数

青少年时期近视度数加深除遗传要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近距离用眼和不科学的用眼习惯,而佩戴合适的眼镜能有效防止近视度数的加深。

误区四:配镜时会要求把度数配低一些

配镜要精确度数,“过矫"可能致孩子戴眼镜后头昏:“留余地"可能诱发近视进一步加深。

误区五:散瞳验光有害

散瞳对眼睛并不会造成伤害,是正常检查手段,散瞳验光不仅可避免睫状肌调节过强,还能避免由于调节痉挛而引起的假性近视。

误区六:不复查

定期让近视患儿去医院复查能明确患儿原有的视力是否有变化以及原有的真性近视是否发展,如果近视度数有变化需要及时更换眼镜

误区七:认为近视可以治疗而盲信偏方

一旦近视,是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只能通过有限的手段去控制其发展。

【近视预防知识科普】

1.正确认识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建议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保护远视储备,预防近视发生。

2.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30分钟左右,之后应休息10分钟,远眺或闭眼放松。

3.引导孩子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4.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5.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食物。

6.早发现、早干预。发现孩子出现眯眼看东西、上课看不清楚黑板等迹象时,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生建议进行科学的干预和矫正。

孩子的健康需要我们共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视力保驾护航。

栏目导航

时间:2025-03-14 10:13:13    来源:无锡市东方娃实验幼儿园
首页标题    关注眼健康远离近视眼——第10个近视防控宣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