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周:如何培养幼儿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
幼儿期的孩子,往往被认为是无忧无虑,孰不知在他们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学前后期的一部分孩子,由于完成任务能力差,不同程度受着自卑的干扰。由于幼儿园采用以游戏为主,保持统一的教学方式,幼儿还感受不到因缺乏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产生的困扰。而到了小学一年级,环境、老师的改变,特别是小学以授课为主的教学形式才使这些无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的孩子产生了危机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1、在自信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
要让幼儿社会性能力得到充分发展,首先家长要信任幼儿,充分培养、锻炼其能力,使之在自信中发展自身的基本能力。幼儿无论每学做一件事情,家长要让他们感到自己行,特别对于大多数能力平平或发展稍落后的孩子来说,获得成功的机会较少,这就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能力弱的孩子安排其能胜任的活动任务,让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体验自己力量和成就,在成功的喜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要善于利用种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这个年龄阶段能够掌握的各种能力,如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运动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使幼儿有了自信,感到自己有做好这件事的能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使会自然而然形成,这对他们走向相对独立的小学大有益处。
2、在平等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
幼儿的兴趣在于游戏之中,尤其是自由选择的游戏。针对这一点,要让幼儿以一种和大人平等的地位参与游戏。在活动中,不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幼儿,不事告诉幼儿干什么,而让幼儿在活动前学会事先计划,引导、鼓励幼儿多判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陈述自己的观点。游戏中,孩子们无拘无束,自然逼真,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3、在鼓励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能力
幼儿有上进心,表现欲强,希望得到家长的表扬。家长应正确引导,恰当鼓励,让幼儿良好的表现欲望得以充分发挥,巩固已具有的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克服缺点,为自己,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成为培养其做事能力的强大支力。幼儿有些微进步,就要及时给予具体的表扬,投以赞许的目光。比如小朋友在家经常帮忙摆桌椅,叠被子。就要常鼓励 “你的被子叠得真好”,“你的桌椅摆得真整齐”,让孩子为自己所做的事是对的感到无比自豪。而如果孩子某些方面欠缺,我总是鼓励她继续努力。比如说“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要是这样做,那么就更好了”。在不断的鼓励下,幼儿能明白自己什么事情做的对,什么事还须往一定方向努力才行。在老家长不断的鼓励中孩子会逐渐增强成功意识感,并愿意去继续探索,学习新本领,为入小学养成良好的完成任务能力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