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周: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1.生活习惯培养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 减少,一 些简 单的
事情必须让孩子自己去做,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0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
人的照顾。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教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文具,让
孩子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学会削铅笔等。
0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例如:会开关门窗、扫
地、擦桌子等,在游戏或就餐前后,拿出或放回玩具、图书、餐具和其他用具等。
03.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
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品
质。
2.行为习惯培养
0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良好的坐姿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
的坐姿对孩子的身体也有益处。
0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例如:养成做事有计划、有准备的好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
始培养。爸爸妈妈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 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间, 让孩子完成喝水、
上厕所等准备工作,当学习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于当下的学习。
03.养成有礼貌的习惯。例如: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打招呼,碰到同学要主动打
招呼。在公交车上碰到老人、孕妇要主动让座,学会说 “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
用语。在家与孩子交流时, 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
04.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讲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座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
体现。特殊的疫情时期,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让孩子勤洗手、
戴口罩,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净的东西等。
3.学习习惯培养
01.良好的倾听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还是孩子应该
具有的一项重要学习习惯。想要孩子在学业.上走得长远,就必须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
好习惯,这是所有好习惯中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02.正确的读写姿势。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 -尺和一拳,三个
“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有一拳,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让孩子保持
规范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03.保持活跃的学习动力。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为幼儿提供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
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听与说、阅读与反馈、理解与实践的能力,如:引导孩子做一
些前书写准备,在看看说说、涂涂画画中学习汉字的构成,或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
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
04.储备良好的学习素养。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
力”。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增加一些需要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
比如玩拼图、迷宫、积木游戏,或是阅读、画画等。此外,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契机去考
虑、讨论和组织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